龙场悟道,开启了阳明学潮流

作者:ykl 发布时间:2022-08-05 12:14:56

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,因反对太监刘瑾,被廷杖四十,谪贬至贵州龙场(贵阳西北七十里,修文县治)当驿丞。龙场万山丛薄,苗、僚杂居。在龙场这既清静又艰难的环境里,王阳明融合历年来的遭遇,日夜反省。一天大半夜,他忽然拥有领悟,觉得心是感应天地万物的根本,从而提出心即理的出题。认识到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情者误也。”这便是着名的“龙场悟道”。

圣人之道是什么,便是良心,良心人人都有。判断事儿对错是非,标准是良心,而非外在的一些事情。

王守仁在这段时期写了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。其诸多徒弟对于他的“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”理论疑惑不解,向他求教说: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,与我心有何关联?他回答说:“尔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。尔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色调,一时明白起来。便知此花,不在尔的心外。”

龙场悟道,开启了阳明学潮流

他自己于七年后对这次略带神秘色彩的悟道描述说:守仁早岁业举,溺志词章之习,既乃稍知从业正学,而烦扰众说之纷杂疲苶,茫没法入,因求诸老、释,大方有会于心,认为圣贤之学在此矣!然于孔子之教,间相进出,而措之日用,通常缺漏无归;依违来回,且信且疑。之后谪官龙场,居夷处困,动心忍性之余,恍如有悟,感受探索,再更寒暑,证诸五经、四子,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。随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道。

后来的历史说明,王阳明的龙场悟道,在处于正统地位的朱子学以外,打开了气势颇为浩大的阳明学潮流。有关这类理论的兴盛与衰落,古今中外的学者早已奉献出去的着作堪称汗牛充栋,这儿不再赘述。在本文的结尾,只想就500年前的龙场悟道与当今的关联,做出两点简要的申说。

其一,人们秩序的起点和根据在哪里?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回答,都是天理。可是,朱子学的天理,要通过格物才能觅得;而阳明学的天理,就在人心。根据“致良知”这一“不二法门”,根据直指人心的“良心”开导,就可以“安天下之民”、“成天下之治”。换言之,治平天下、维护温良秩序的压根方式,应当有求于康德所谓的“道德律”;甚至只有这样的道德律令,才能安顿人心、人身与人世,才能最后满足人类社会针对公共秩序的内在必须。

龙场悟道,开启了阳明学潮流

其二,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路面是什么?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回答,都是以天下为己任。但朱子学提供的技术途径,是向上看,是面向君王,是“得君行道”;而阳明学提供的技术途径,则是往下看,是面向群众,是“觉民行道”———这便是王阳明历经艰辛以后找到的一条新路,它始于1508年的龙场悟道,刘瑾的“去衣行杖”都曾以反冲力的方式,催生了这条崭新的,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路面,大家每人心中都该有一个王阳明。

标签:, ,

侵权删除联系邮箱:chuangrizhi@163.com(三日内处理)
备案号:晋ICP备2023018309号-1